5G手机决战中途岛:荣耀V30系列为行业划下基准线-古蔺大橙子建站
RELATEED CONSULTING
相关咨询
选择下列产品马上在线沟通
服务时间:8:30-17:00
你可能遇到了下面的问题
关闭右侧工具栏

新闻中心

这里有您想知道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
5G手机决战中途岛:荣耀V30系列为行业划下基准线

最近热映的电影《决战中途岛》,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关键一役——中途岛之战。历史行走的轨迹,就在这一片小小海域的胜负之间被改变了。而在现实生活中,中途岛无处不在。无数历史的关键转折节点,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。

10多年的建华网站建设经验,针对设计、前端、开发、售后、文案、推广等六对一服务,响应快,48小时及时工作处理。成都营销网站建设的优势是能够根据用户设备显示端的尺寸不同,自动调整建华建站的显示方式,使网站能够适用不同显示终端,在浏览器中调整网站的宽度,无论在任何一种浏览器上浏览网站,都能展现优雅布局与设计,从而大程度地提升浏览体验。成都创新互联从事“建华网站设计”,“建华网站推广”以来,每个客户项目都认真落实执行。

在商业世界中更是如此,最近趁着荣耀发布第一款5G手机荣耀V30系列,我们也可以谈谈关于5G手机的“中途岛”。

中途岛之战:今天的5G手机为什么更重要?

今年上半年,当手机厂商谈及5G手机时,大多数人还仅仅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,知道5G将为手机带来更快的网速。但更快的网速究竟能带来怎样的体验,所谓更快网速的标准又是什么,都还是悬而未定的问题。

随着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5G商用套餐,消费者才开始真正意识到,或许自己的下一部手机,就会是5G手机了。此时第一波用户的反馈,会对未来5G手机的销售造成极大影响,甚至对5G应用开发等一系列应用形成蝴蝶效应。5G手机的体验不及用户预期,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市场对于这一新品类的信任。

而就在4G手机与5G手机的更迭之际,这片“战场”上却一片混乱。

5G手机决战中途岛:荣耀V30系列为行业划下基准线

其中有5G方案的混乱,目前有大量非独立组网(NSA)5G手机出现在市场上,但相比独立组网的SA网络,NSA网络在5G核心网、上行带宽、时延等方面的能力都稍显逊色。4G核心网架构和4G空口却无法满足5G对于时延和传输可靠性的要求,数据上传下行时可能出现卡顿、丢包现象,比起双模5G,NSA网络的搜网能力更是逊色。总之NSA网络5G手机未来很可能因为速度不达预期甚至未来无法使用5G网络而伤害消费者体验。尤其我国主推网络是SA网络,从明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将只建立SA网络。未来NSA单模5G手机在只有SA网络的地方,甚至将面临无网可用的尴尬情况。

还有5G体验的混乱,很多5G手机厂商都在展示自己的测试网速,却很少有厂商告诉消费者,5G手机究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。如果手机厂商自己不迈出应用创新的第一步,仅仅依靠更快的下载速度,恐怕很难达到让消费者惊艳的效果。

最后还有5G手机的配置混乱。除了提升网速之外,存储、影响、AI计算能力是否也应该进行提升?究竟需要怎样的软硬件配置,才能让手机更好地发挥出5G作用?

扭转局势,终结混乱,用一款标杆性的产品树立消费者对于5G手机的信心,是5G手机中途岛之战的首要任务。

荣耀V30系列与它所划下的基准线

而荣耀V30系列,正是完成关键一役的关键角色。

荣耀V30系列的发布实际上是为混乱的5G局势划线了三条基准线。

首先看5G技术方案,荣耀V30系列采用Mate30系列同款芯片麒麟990。其中,荣耀V30搭载麒麟990搭配巴龙5000的旗舰5G方案比行业早半年,而荣耀V30 pro搭载全集成SoC 5G芯片比行业提早4-6个月。经过更长时间的调试与锤炼,保证方案足够成熟。作为第一款全系5G双模全国通5G手机,荣耀V30系列双组网保证了对于5G网络的高效利用,也保证了用户走到哪里都能应用上5G网络。这意味着荣耀为5G手机划下了第一条基准线——可持续、跨地域的高质量网络体验。

接下来是联合产业链共同探索的5G场景智慧体验。荣耀V30系列自从放出消息以来,就在强调“不止于快”。在现场,荣耀展示了若干5G应用场景,像是北京到上海的高清视频和音频超低延迟传输;以及在发布会现场远程控制在上海的一辆小车,打开了年轻人应用5G的无限想象。同时荣耀V30系列也提出了一系列5G应用场景,例如高清影像低延时云存储、实时VR极限运动、同步全息演唱会等等。德国莱茵TUV测试认证机构为荣耀V30系列颁发了首个5G全面验证证书,将单纯的网络资源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。这也是荣耀为5G手机划下的第二条基准线——有用的5G。

5G手机决战中途岛:荣耀V30系列为行业划下基准线

最后,值得一提的是,荣耀V30系列推出的突破性相机矩阵Matrix Camera。在荣耀V30系列上,应用了华为系最强、MATE30同款主摄——SONY IMX600 RYYB 4000万像素超感光摄像头。通过创新的RYYB滤光矩阵,极大地增强了感光能力,使得荣耀V30系列获得了强大的感光能力和媲美亿级像素的超清模式。显然荣耀V30系列摒弃了堆砌感光元件的线性发展模式,从手机现有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出发,不盲目提升像素,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,通过软硬结合的模式综合提升影像表现。就像在荣耀V30 Pro上,我们就能看到专业级超广角电影镜头、独家的16:9定制传感器、电影级五轴视频防抖和专业级频HDR能力等针对视频拍摄提升。要知道5G应用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,就是促进影像内容的消费。因此手机影像能力也必然得以进一步的提升,尤其是视频的拍摄和处理。荣耀也凭借突破性相机矩阵,为5G手机划下了第三条基准线——全面提升的影像能力。

荣耀V30系列所划分的这三条基准线,无形中给予消费者清晰指引,让他们看到,5G手机确实可以成为构造未来智慧生活的利器。

在关键一役脱颖而出,对于荣耀V30系列我们还应该期待什么?

现在也有很多手机厂商正在参与竞争,渴望在中途岛之战拿下优秀士兵的称号,在5G手机从概念落入现实的关键时刻率先占领消费者心智。像高通忙不迭地推出骁龙865+X55基带,小米则尝试上马“一亿像素”感光元件。但事实上,盲目的制造概念似乎并不能真正让用户体验受益,拿“一亿像素”概念举例,从现在阶段来看,一亿像素有点超出整个手机摄影可以兼顾算力和效果的能力,例如仅仅拍摄5000张照片,就会占据掉100多G内存,更不用提视频拍摄。而且读写大容量文件需要更长的时间,也会造成拍摄速度降低。可见软硬件的不平衡,反而有伤整体体验。

5G手机决战中途岛:荣耀V30系列为行业划下基准线

而为整个行业划下基准的荣耀V30系列,则做好了在双模5G手机中脱颖而出的准备。

从硬件角度而言,以荣耀V30 Pro为例,作为华为系第二款全集成SoC 5G手机,不仅在网络体验上领先于X55基带,也通过麒麟990累积好了与5G网络所匹配的AI算力。前文提到的电影级影像能力,更是通过改变技术迭代路线,去更好的适应5G时代需求——在5G应用突出视频需求的情况下,单纯提高像素只会造成视频文件过大,加大手机存储和处理压力。而荣耀选择的相机矩阵路线,则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。

但硬件往往只是开始。现如今的荣耀V30系列如同一把钥匙,钥匙本身足够精美,但更值得期待的,是钥匙所打开的一切。正如荣耀V30系列的Slogan——不止于快。我们不如推测一下,荣耀在荣耀V30这把钥匙之后,将会打造一个怎样的5G未来。在前一阵荣耀联合多方发布的《5G空降手册》中,就已经对5G未来应用场景进行了畅想。从荣耀V30系列本身的能力范围出发,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应用可能:

1、 5G场景的拓展化。

现如今的5G应用大多集中在手机端口,但凭着未来千兆宽带和5G CPE的普及,家庭场景很快就能享受一样的网络速度。这时结合华为的Hi-Link生态,以及荣耀的智慧屏等IoT布局,可以将5G场景从手机扩展到家庭。以手机或智慧屏为中枢,让IoT设备及时捕捉并交换信息,例如手机可以变成电视游戏的手柄,准确地传输每一个动作信号。

2、 内容形式的进化。

在荣耀V30系列前期发布的广告中,就展示了利用AR技术让名画中的蒙娜丽莎复活的场景。综合荣耀V30系列的硬件算力来看,完成AR渲染建模工作自然不在话下。而5G网络的应用,更可以通过低时延、无丢包的强大能力来提升AR贴图与现实场景的融合效果。如果这种能力被开放给开发者,说不定很快我们就能通过荣耀V30系列实现电影特效级别的AR体验了。

3、 影像AI能力延伸。

目前手机AI摄影摄像虽然能够实时处理拍摄画面的色彩色调,但涉及视频剪辑这样的后期处理,往往还是需要应用App甚至电脑上的专业软件才能进行。但随着5G网络的应用,视频可以被实时上传到云端,如果在云端开发一些诸如AI剪辑类的模型,便可以实现影像后期的智能化。我们距离“人人都能用手机拍电影”的愿景便也更近了一步。

4、 云游戏的落地。

关于云游戏这一5G时代的重要应用,大家已经期待已久。从荣耀V30系列而言,也利用5G网络优势和腾讯游戏进行了定制优化,让玩家可以在吃鸡时比他人更快抢到装备。相信这种定制优化很快就会从手游领域延伸到端游,让玩家也能在V30系列上体验3A大作。

其实从这些未来应用体验而言,我们很难将荣耀V30系列仅仅看作一款手机产品。从产品角度,荣耀V30系列在中途岛之战中,告诉了消费者什么才是标杆级的5G手机。但荣耀V30系列真正给消费者带来的,是全新的体验和生活方式的刷新。

或许对于荣耀而言,其目标也绝非仅仅推出一款标杆级的5G手机,而是打造超越基准线的5G体验,以手机为通路,让5G从幻想落入现实。


网站标题:5G手机决战中途岛:荣耀V30系列为行业划下基准线
当前链接:http://scgulin.cn/article/pjpgjj.html